- 宗寒;
<正> 脑力劳动生产率的特点和重要性脑力劳动,一般地说,是具有思惟和创造能力的复杂劳动。脑力劳动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脑力劳动生产率的特点。脑力劳动生产率与一般劳动生产率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它代表着人们认识世界和运用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深度和速度(深度也可化为速度);脑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我们在同样的时间里,对客观世界所固有的规律有了更深度、更宽广和更快地认识,表明我们能够更自由地运用已经取得的知识来改造客观世界,和能够取得更多更好
1985年06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 宗寒;
<正> 脑力劳动生产率的特点和重要性脑力劳动,一般地说,是具有思惟和创造能力的复杂劳动。脑力劳动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脑力劳动生产率的特点。脑力劳动生产率与一般劳动生产率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它代表着人们认识世界和运用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深度和速度(深度也可化为速度);脑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我们在同样的时间里,对客观世界所固有的规律有了更深度、更宽广和更快地认识,表明我们能够更自由地运用已经取得的知识来改造客观世界,和能够取得更多更好
1985年06期 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 张继光;
<正> 级差土地收入与级差地租级差土地收益同社会制度没有关系。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都有土地肥力大小、地理位置好坏、农业生产投资多少的差别,形成级差收入的客观条件都同样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和人类社会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发生的,如果撇开在不同的社会具有的不同性质这一点不说,级差土地收入是永远存在的。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土地级差收入,究竟属于级差地租范畴,还是属于级差土地收入范畴呢?
1985年06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 张继光;
<正> 级差土地收入与级差地租级差土地收益同社会制度没有关系。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都有土地肥力大小、地理位置好坏、农业生产投资多少的差别,形成级差收入的客观条件都同样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和人类社会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发生的,如果撇开在不同的社会具有的不同性质这一点不说,级差土地收入是永远存在的。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土地级差收入,究竟属于级差地租范畴,还是属于级差土地收入范畴呢?
1985年06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 黄泰岩;
<正> 经营方式通常有两种涵义:一种是指劳动或经济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例如,某公司的经营方式有:批发零售、经销代销、代办展销、换货贸易、补偿贸易和对外加工等。在这个涵义上说国家所有制企业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是指采取多种劳动或经济活动的方式和方法。这种经营方式不具有特定的生产关系性质,它可以被各种所有制形式下的企业所采用。我国可以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一些
1985年06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 黄泰岩;
<正> 经营方式通常有两种涵义:一种是指劳动或经济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例如,某公司的经营方式有:批发零售、经销代销、代办展销、换货贸易、补偿贸易和对外加工等。在这个涵义上说国家所有制企业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是指采取多种劳动或经济活动的方式和方法。这种经营方式不具有特定的生产关系性质,它可以被各种所有制形式下的企业所采用。我国可以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一些
1985年06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 丁冰;
<正> 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出现了两个新的情况:一是随着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逐步掀起了以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计算机工业、宇航工业等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二是工人失业率较之战前普遍降低。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对于失业问题,在西方的某些人中,便出现了一种“乐观”情
1985年06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 丁冰;
<正> 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出现了两个新的情况:一是随着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逐步掀起了以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计算机工业、宇航工业等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二是工人失业率较之战前普遍降低。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对于失业问题,在西方的某些人中,便出现了一种“乐观”情
1985年06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 李志林;
<正> “知识的历史犹如一支伟大的复音曲,在这支曲子里依次响起了备个民族的声音。”著名德国诗人歌德的这一名言,很可以为我们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提供有益的启迪。就自然观来说,人类无疑遵循着共同的规律,但是,也绝不能忽视各自的民族传统。只有充分认识并精审中西自然观的异同,才能纵横观察世界哲学史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互相借镜,增益新知,促进中西哲学的进一步合流。同时,对于我们建立科学的自然观和方法论也不无意义。
1985年06期 23-2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 李志林;
<正> “知识的历史犹如一支伟大的复音曲,在这支曲子里依次响起了备个民族的声音。”著名德国诗人歌德的这一名言,很可以为我们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提供有益的启迪。就自然观来说,人类无疑遵循着共同的规律,但是,也绝不能忽视各自的民族传统。只有充分认识并精审中西自然观的异同,才能纵横观察世界哲学史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互相借镜,增益新知,促进中西哲学的进一步合流。同时,对于我们建立科学的自然观和方法论也不无意义。
1985年06期 25-3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 钟月明;
<正> 在新的科技革命即信息革命时代,科学方法论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将第十一章标题冠以“新的综合方法”,并且指出:“我们已处在一个综合时代的边缘。”他认为,新的综合方法亦即自动化革命的主要成果——“系统研究法”,已“被社会科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外交政策分析家,逻辑学家,语言学家以及工程师、行政领导者广泛采用”。新的综
1985年06期 30-3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 钟月明;
<正> 在新的科技革命即信息革命时代,科学方法论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将第十一章标题冠以“新的综合方法”,并且指出:“我们已处在一个综合时代的边缘。”他认为,新的综合方法亦即自动化革命的主要成果——“系统研究法”,已“被社会科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外交政策分析家,逻辑学家,语言学家以及工程师、行政领导者广泛采用”。新的综
1985年06期 32-3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 周冠生;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资源,人才亦是一种重要资源。我国古代学者历来把人和天、地并列,称为天、地、人“三才”。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的《泰誓》篇中说,“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据国际上颇有权威的心理测量专家保守的估计,智能超常的儿童与低能的儿童各占总人数的千分之三、四。根据这个比例推算,我国超常儿童达百万之众。为了有效地开发人才资源,应该重视人才问题的研究。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作些探讨。
1985年06期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周冠生;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资源,人才亦是一种重要资源。我国古代学者历来把人和天、地并列,称为天、地、人“三才”。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的《泰誓》篇中说,“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据国际上颇有权威的心理测量专家保守的估计,智能超常的儿童与低能的儿童各占总人数的千分之三、四。根据这个比例推算,我国超常儿童达百万之众。为了有效地开发人才资源,应该重视人才问题的研究。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作些探讨。
1985年06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刘康德;
汤用彤先生在《魏晋玄学论稿》一书中指出:“大凡欲了解中国一派之学说,必先知其立身行己之旨趣”;此外,“治学之眼光、之方法”也很值得留意。对裴頠哲学思想的研究,也不应忽视他的“人生行事”之旨趣与思想表述方法。
1985年06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刘康德;
汤用彤先生在《魏晋玄学论稿》一书中指出:“大凡欲了解中国一派之学说,必先知其立身行己之旨趣”;此外,“治学之眼光、之方法”也很值得留意。对裴頠哲学思想的研究,也不应忽视他的“人生行事”之旨趣与思想表述方法。
1985年06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林伟健;
<正> 列宁非常重视黑格尔关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自己运动等思想,在对这些思想作唯物主义改造的同时,写下了这样一段评语:“普遍运动和变化的思想(逻辑学,1813年)未被应用于生命和社会以前,就被猜测到了。这一思想先公诸社会方面(1847年),而后在应用于人类方面得到了证实(1859年)。”这里列宁只标出“1847年”,而没有作详细说明。《哲学笔记》俄文版编注者在书末的第54条往释中认为,最先把这一思想公诸社会方面是《共产党宣言》。在我看来,这既不符合历史事实,又不符合马克思和列宁的有关论述。
1985年06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姜铎;
<正> (一)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两国国力强弱的总比较。重要的两国战争,往往决定着两国的命运与前途。中日甲午战争,正是决定近代中国和近代日本的命运与前途的一次战争。打败了的中国,便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深渊,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几代人民吃足了苦头。打胜了的日本,便一跃而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强国,称
1985年06期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 林伟健;
<正> 列宁非常重视黑格尔关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自己运动等思想,在对这些思想作唯物主义改造的同时,写下了这样一段评语:“普遍运动和变化的思想(逻辑学,1813年)未被应用于生命和社会以前,就被猜测到了。这一思想先公诸社会方面(1847年),而后在应用于人类方面得到了证实(1859年)。”这里列宁只标出“1847年”,而没有作详细说明。《哲学笔记》俄文版编注者在书末的第54条往释中认为,最先把这一思想公诸社会方面是《共产党宣言》。在我看来,这既不符合历史事实,又不符合马克思和列宁的有关论述。
1985年06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姜铎;
<正> (一)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两国国力强弱的总比较。重要的两国战争,往往决定着两国的命运与前途。中日甲午战争,正是决定近代中国和近代日本的命运与前途的一次战争。打败了的中国,便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深渊,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几代人民吃足了苦头。打胜了的日本,便一跃而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强国,称
1985年06期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 汪征鲁;
<正> 一般认为“九品中正制”肇始于曹魏,发展、成熟于两晋,延及南朝,波渐北朝;而且,两晋南朝的选举制度即为“九品中正制”,“中正”又实际操纵了选举。此一论断有一定合理的成份,但亦有片面化、绝对化之弊。本文企图从两晋具体“中正”的活动和官员的入仕状况出发,来考察“九品中正制”在整个选官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方法上,拟部分采用“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即对《晋书》中所披露的官员入仕状况作某种“定量”整理,尔后再进行“定性”分析。如此,庶几可对此一问题作一些新的发现与说明。是耶非耶,就正方家。
1985年06期 5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 汪征鲁;
<正> 一般认为“九品中正制”肇始于曹魏,发展、成熟于两晋,延及南朝,波渐北朝;而且,两晋南朝的选举制度即为“九品中正制”,“中正”又实际操纵了选举。此一论断有一定合理的成份,但亦有片面化、绝对化之弊。本文企图从两晋具体“中正”的活动和官员的入仕状况出发,来考察“九品中正制”在整个选官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方法上,拟部分采用“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即对《晋书》中所披露的官员入仕状况作某种“定量”整理,尔后再进行“定性”分析。如此,庶几可对此一问题作一些新的发现与说明。是耶非耶,就正方家。
1985年06期 5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 赵克尧;
<正> 曹魏“士家”是指士兵的家属,妻称士妻,于称士子,女呼士女。他们专列士籍,受到“士亡法”的制约。“士家”所生士子相承为土,士与士子世代当兵,子女则当包为婚,这就是士家制。史学界在探讨曹魏的“士家”屯田时限于资料缺乏,对士家制未作深究,本文现就管见所及,提些粗浅的看法,以资求教。
1985年06期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 赵克尧;
<正> 曹魏“士家”是指士兵的家属,妻称士妻,于称士子,女呼士女。他们专列士籍,受到“士亡法”的制约。“士家”所生士子相承为土,士与士子世代当兵,子女则当包为婚,这就是士家制。史学界在探讨曹魏的“士家”屯田时限于资料缺乏,对士家制未作深究,本文现就管见所及,提些粗浅的看法,以资求教。
1985年06期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 欣斯;
<正> 三月二十日,我刊邀请了部分中青年史学工作者,就史学研究存在的”左”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座谈。与会同志认为:在历史研究方面,过去强调为政治服务,这样提至少是不全面的,容易引起一窝蜂,如说唐太宗值得学习,大家就都去研究唐太宗,这样是否好。过去还强调阶级斗争观点,这是否符合整个历史发展的情况,是否符合历史实际。当然,阶级斗争观点作为一派的学术观点,应该允许存在,我们搞”双百”,包括允许“阶级观点”存在,否则就否定了历史的复杂性,但是否所有的历史研究都要运用阶级观点,值得思考。
1985年06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程星;
<正> 拉摩的侄儿(以下简称拉摩)是一个站在交界点上的人物:这是一个文学与哲学的交界点,一个历史与未来的交界点,一个天才与愚昧的交界点,一个真诚与邪恶的交界点。连作者狄德罗也不能不为他笔下的这个怪物而惊叹不已:“呵,傻子,大傻子!在你那可怜的头脑里怎么会有这样正确的思想和这么多的怪想混淆在一起?”
1985年06期 66-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 欣斯;
<正> 三月二十日,我刊邀请了部分中青年史学工作者,就史学研究存在的”左”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座谈。与会同志认为:在历史研究方面,过去强调为政治服务,这样提至少是不全面的,容易引起一窝蜂,如说唐太宗值得学习,大家就都去研究唐太宗,这样是否好。过去还强调阶级斗争观点,这是否符合整个历史发展的情况,是否符合历史实际。当然,阶级斗争观点作为一派的学术观点,应该允许存在,我们搞”双百”,包括允许“阶级观点”存在,否则就否定了历史的复杂性,但是否所有的历史研究都要运用阶级观点,值得思考。
1985年06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程星;
<正> 拉摩的侄儿(以下简称拉摩)是一个站在交界点上的人物:这是一个文学与哲学的交界点,一个历史与未来的交界点,一个天才与愚昧的交界点,一个真诚与邪恶的交界点。连作者狄德罗也不能不为他笔下的这个怪物而惊叹不已:“呵,傻子,大傻子!在你那可怜的头脑里怎么会有这样正确的思想和这么多的怪想混淆在一起?”
1985年06期 68-7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 许结;
西汉辞赋家扬雄,曾被誉为中国古代六大名作家(屈原、司马相如、扬雄、李白、杜甫、韩愈)之一,其所作《太玄经》、《法言》,桓谭以胜老子(《汉书·扬雄传》),葛洪以方仲尼(《抱朴子·尚博》),可谓钦仰之至。然而,扬雄一生活动在西汉末年成、哀、平帝淫奢衰飒之际,王莽新朝初建未定之时,其社会动乱和政治复杂影响着他的学术思想。因此,他一生伟大的创作也就充满了矛盾,既赢得盛誉,也遭到当时和后世的诟病。其所遭诟病者有三:一曰《反离骚》,二曰《太玄经》,三曰《剧秦美新》。至于《反离骚》,虽有如“屈原之罪人,《离骚》之谗贼”(朱熹语)之毁,然为扬雄辨诬者甚多;《太玄经》虽不见容当世,而扬雄自有《解嘲》、《解难》之文;唯《剧秦美新》(以下简称《美新》)一文,成于扬雄晚岁,遭诋毁千年,却无一探真象者。明人张溥云:“《剧秦美新》,谀文也。”何谀之有?笔者主非“谀”之见。
1985年06期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 许结;
西汉辞赋家扬雄,曾被誉为中国古代六大名作家(屈原、司马相如、扬雄、李白、杜甫、韩愈)之一,其所作《太玄经》、《法言》,桓谭以胜老子(《汉书·扬雄传》),葛洪以方仲尼(《抱朴子·尚博》),可谓钦仰之至。然而,扬雄一生活动在西汉末年成、哀、平帝淫奢衰飒之际,王莽新朝初建未定之时,其社会动乱和政治复杂影响着他的学术思想。因此,他一生伟大的创作也就充满了矛盾,既赢得盛誉,也遭到当时和后世的诟病。其所遭诟病者有三:一曰《反离骚》,二曰《太玄经》,三曰《剧秦美新》。至于《反离骚》,虽有如“屈原之罪人,《离骚》之谗贼”(朱熹语)之毁,然为扬雄辨诬者甚多;《太玄经》虽不见容当世,而扬雄自有《解嘲》、《解难》之文;唯《剧秦美新》(以下简称《美新》)一文,成于扬雄晚岁,遭诋毁千年,却无一探真象者。明人张溥云:“《剧秦美新》,谀文也。”何谀之有?笔者主非“谀”之见。
1985年06期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 周维衍;
<正> 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家世是个千古之谜。李自自称出自汉代陇西飞将军李广之后(见《赠张相镐诗》二);李阳冰《草堂集序》、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新唐书·李自传》都说是“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但自北朝至初唐一段的先世还是空白的。近来有人提出说李白是西汉李陵、北周李贤、隋朝李穆一支的后裔。也有人认为李白的先人
1985年06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周维衍;
<正> 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家世是个千古之谜。李自自称出自汉代陇西飞将军李广之后(见《赠张相镐诗》二);李阳冰《草堂集序》、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新唐书·李自传》都说是“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但自北朝至初唐一段的先世还是空白的。近来有人提出说李白是西汉李陵、北周李贤、隋朝李穆一支的后裔。也有人认为李白的先人
1985年06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