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大英;刘瀚;
社会主义法制和共产主义道德都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它们都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决定,并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起着反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法制和共产主义道德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们是根本一致和互为补充的,又是有区别的。在全党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时候,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1979年06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 吴大英;刘瀚;
社会主义法制和共产主义道德都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它们都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决定,并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起着反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法制和共产主义道德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们是根本一致和互为补充的,又是有区别的。在全党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时候,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1979年06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 宗汉;
农业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基础。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好资金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农业现代化的资金,是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所需要的现代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等物力和人力的货币表现。这些生产资料除了人民公社各级组织自己生产的可以自给的部分以外,都需要用货币资金来取得。另一方面,投入农业现代化的各种物力和人力,都要用货币来计价、核算。因此,依靠积累和给农业分配足够的资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解决农业现代化的资金,涉及到国民收入的分配,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积累和消费的安排,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投资效果等问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谈一点初步的看法。
1979年06期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 宗汉;
农业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基础。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好资金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农业现代化的资金,是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所需要的现代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等物力和人力的货币表现。这些生产资料除了人民公社各级组织自己生产的可以自给的部分以外,都需要用货币资金来取得。另一方面,投入农业现代化的各种物力和人力,都要用货币来计价、核算。因此,依靠积累和给农业分配足够的资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解决农业现代化的资金,涉及到国民收入的分配,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积累和消费的安排,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投资效果等问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谈一点初步的看法。
1979年06期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 苏绍智;
<正> “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说法,首先见之于一九五六年九月二十七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决议》中说,“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对于当时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
1979年06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杨献珍;
<正>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中央还提出了批判先验论,这将会把全党全国干部的哲学水平,把干部识别唯心主义的能力大大提高一步。但遗憾的是,在这次批判先验论的运动中,对于先验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没有触及。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客观唯心论,也是主观唯心论,也就是先验论,而在中国的哲学界有些人却把它认为是唯物论,甚至认为是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论,是恩格斯肯定了的,以致在哲学战线上引起了思想混乱达二十年之久,尚未得到清算。现在应该到了清算的时候了。
1979年06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 苏绍智;
<正> “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说法,首先见之于一九五六年九月二十七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决议》中说,“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对于当时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
1979年06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杨献珍;
<正>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中央还提出了批判先验论,这将会把全党全国干部的哲学水平,把干部识别唯心主义的能力大大提高一步。但遗憾的是,在这次批判先验论的运动中,对于先验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没有触及。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客观唯心论,也是主观唯心论,也就是先验论,而在中国的哲学界有些人却把它认为是唯物论,甚至认为是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论,是恩格斯肯定了的,以致在哲学战线上引起了思想混乱达二十年之久,尚未得到清算。现在应该到了清算的时候了。
1979年06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 林青山;
<正> 一九六四年,在思想理论战线上,曾经有过一场轰动全国的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大论战,使许多理论工作者遭到了批判和迫害。现在是到了弄清真相的时候了。一一九六四年五月二十九日《光明日报》发表了艾恒武同志和我合写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一文,从六月五日项晴的反驳文章开始,一时间,“批判”文章铺天盖地而来。其来势之猛,调门之高,在当时,也是思想战线上历次运动中罕见的。到一九六五年五月二十日止,报刊上发表了三百八十多篇文章,大打棍子,乱扣帽子,无限上纲,只许攻之者说有,不许辩之者说无。开始时,还打着学术讨论的幌子,后来就逐步升级了,“矛盾调和论”、“阶级斗争熄灭论”、“阶级调和论”、“折
1979年06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 盛巽昌;
<正> 在近代上海史上,太平军攻打上海是足可大书一笔的。多少年来人们通称“太平军三打上海”。这三次时间,一般是指1860年8月、1862年1月和5月。根据当时中外官方与私家文字记载,我们认为太平军为要夺取上海,曾八次发起对它的进攻。现按进攻上海先后顺序,稍作叙述:1860年4月,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等部,攻破围攻天京经年的“江南大营”后,乘胜挥师东征。6月,陈玉成部靖东主将刘玱林攻占苏州。太平天国设苏福省于苏州,作为经略淞沪的基地。下旬,李秀成派所部大佐将认天安陆顺得、荷天安麦冬良率先遣队一千五百人扫荡长江三角洲。陆顺得等势如破竹,占领太仓、嘉定、青浦,虽一度在松江受挫,无锡船工出身的承天福樊玉田被俘,但松江府城仍为攻克。此时英国牧师戴着“友好”面具,从上海相继赶到苏州,企图阻止太平军攻打上海。李秀成一时为“洋兄弟”
1979年06期 21+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林青山;
<正> 一九六四年,在思想理论战线上,曾经有过一场轰动全国的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大论战,使许多理论工作者遭到了批判和迫害。现在是到了弄清真相的时候了。一一九六四年五月二十九日《光明日报》发表了艾恒武同志和我合写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一文,从六月五日项晴的反驳文章开始,一时间,“批判”文章铺天盖地而来。其来势之猛,调门之高,在当时,也是思想战线上历次运动中罕见的。到一九六五年五月二十日止,报刊上发表了三百八十多篇文章,大打棍子,乱扣帽子,无限上纲,只许攻之者说有,不许辩之者说无。开始时,还打着学术讨论的幌子,后来就逐步升级了,“矛盾调和论”、“阶级斗争熄灭论”、“阶级调和论”、“折
1979年06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 李敏生;
一九六四年哲学界对“合二而一”的一场批判,是党内那个所谓“理论权威”一手策划的,关锋这个哲学战线上的恶棍,在那个“理论权威”的支持下,充当了攻击诬陷杨献珍同志的凶恶打手,他用“撒仁兴”的笔名写了《“合二而一”是阶级调和论的哲学基础》一文,极尽诬陷攻击杨献珍同志之能事。文化大革命中,他又成了林彪、“四人帮”向党进攻的反革命急先锋,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身上,都留有被他砍伤的刀痕。不清算这个恶棍在理论界的累累罪行,难以平理论工作者的公愤。关锋胡说:“坚持‘合二而一’的人们,也正是坚持杨献珍的‘合二而一’哲学”,制造了理论战线上一次惊人的株连。关锋给“合二而一”一股脑地扣上了“反对唯物辩证法”、“反对阶级斗争”、“否认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革命”、“为资产阶级效劳”、“为资本主义辩护”等罪名。因此,彻底推翻那个“理论权威”和关锋强加给杨献珍同志和广大理论工作者的诬陷不实之词,对于肃清林彪、“四人帮”在理论战线上的流毒,恢复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1979年06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 李佐长;范吉雨;
<正> 关于社会科学的真理有没有阶级性,这是我国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学术问题。在学术问题上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现象,争论的双方可以根据“双百”方针各抒己见,以理服人。但是,到了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却把这一学术争论纳入了篡党夺权的轨道。他们大肆鼓吹“在阶级社会里,真理都是阶级的真理”,叫嚷不仅“反映社会领域真理的阶级性是十分明显的”,而且“反映自然规律的科学,总的说来,同样也是具有阶级性的”。林彪、“四人帮”挥舞“全部真理有阶级性”的大棒,残酷地打击和迫害认为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同志。同时,还设立禁区,封闭了社会科学真理有无阶级性问题的学术讨论。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又可以讨论社会科学的真理
1979年06期 26+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 李敏生;
一九六四年哲学界对“合二而一”的一场批判,是党内那个所谓“理论权威”一手策划的,关锋这个哲学战线上的恶棍,在那个“理论权威”的支持下,充当了攻击诬陷杨献珍同志的凶恶打手,他用“撒仁兴”的笔名写了《“合二而一”是阶级调和论的哲学基础》一文,极尽诬陷攻击杨献珍同志之能事。文化大革命中,他又成了林彪、“四人帮”向党进攻的反革命急先锋,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身上,都留有被他砍伤的刀痕。不清算这个恶棍在理论界的累累罪行,难以平理论工作者的公愤。关锋胡说:“坚持‘合二而一’的人们,也正是坚持杨献珍的‘合二而一’哲学”,制造了理论战线上一次惊人的株连。关锋给“合二而一”一股脑地扣上了“反对唯物辩证法”、“反对阶级斗争”、“否认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革命”、“为资产阶级效劳”、“为资本主义辩护”等罪名。因此,彻底推翻那个“理论权威”和关锋强加给杨献珍同志和广大理论工作者的诬陷不实之词,对于肃清林彪、“四人帮”在理论战线上的流毒,恢复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1979年06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 李佐长;范吉雨;
<正> 关于社会科学的真理有没有阶级性,这是我国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学术问题。在学术问题上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现象,争论的双方可以根据“双百”方针各抒己见,以理服人。但是,到了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却把这一学术争论纳入了篡党夺权的轨道。他们大肆鼓吹“在阶级社会里,真理都是阶级的真理”,叫嚷不仅“反映社会领域真理的阶级性是十分明显的”,而且“反映自然规律的科学,总的说来,同样也是具有阶级性的”。林彪、“四人帮”挥舞“全部真理有阶级性”的大棒,残酷地打击和迫害认为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同志。同时,还设立禁区,封闭了社会科学真理有无阶级性问题的学术讨论。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又可以讨论社会科学的真理
1979年06期 30-3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 沈以行;张培德;
<正> 今年5月27日,是上海解放三十周年的纪念日。1949年5月12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发动了解放上海的淞沪战役。从12日到27日短短的半个月,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固守上海的廿几万军队就在人民解放军的进攻面前彻底崩溃了。5月27日,上海全部解放。在经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期反动统治之后,我国这座最大的工业城市回到了人民自己的手中,当着红旗升起在旧工部局建筑物屋顶的时候,多少人为之雀跃欢呼,同时也禁不住有着“泪飞顿作倾盆雨”的感情。值得庆幸的是,这座大城市几乎是完整无损地解放的:电没有停,水没有断,电讯畅通,绝大部分的工厂设备没有被破坏,市内交通和市
1979年06期 36-3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 沈以行;张培德;
<正> 今年5月27日,是上海解放三十周年的纪念日。1949年5月12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发动了解放上海的淞沪战役。从12日到27日短短的半个月,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固守上海的廿几万军队就在人民解放军的进攻面前彻底崩溃了。5月27日,上海全部解放。在经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期反动统治之后,我国这座最大的工业城市回到了人民自己的手中,当着红旗升起在旧工部局建筑物屋顶的时候,多少人为之雀跃欢呼,同时也禁不住有着“泪飞顿作倾盆雨”的感情。值得庆幸的是,这座大城市几乎是完整无损地解放的:电没有停,水没有断,电讯畅通,绝大部分的工厂设备没有被破坏,市内交通和市
1979年06期 38-4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 邢凤麟;凤梧;
太平天国开国英雄冯云山(1822—1852年),1843年在广东花县家乡参加洪秀全首创的拜上帝教,次年跟随洪秀全“出游天下”,足迹遍及两广数十州县,宣传革命。1845年以后,他独自进入广西桂平县紫荆山,以巨大的革命毅力进行宣传群众和组织群众,开拓革命基业。1851年参加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转战千里,屡立奇功。1852年6月在广西全州北面蓑衣渡附近的水塘湾与清军激战中,壮烈牺牲,时年仅三十。冯云山在立教创会、兴师建国、立法定制等方面都为太平天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紫荆创业,组织拜上帝会,则是他最主要的一个贡献。下面仅就冯云山与拜上帝会的一些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1979年06期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 邢凤麟;凤梧;
太平天国开国英雄冯云山(1822—1852年),1843年在广东花县家乡参加洪秀全首创的拜上帝教,次年跟随洪秀全“出游天下”,足迹遍及两广数十州县,宣传革命。1845年以后,他独自进入广西桂平县紫荆山,以巨大的革命毅力进行宣传群众和组织群众,开拓革命基业。1851年参加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转战千里,屡立奇功。1852年6月在广西全州北面蓑衣渡附近的水塘湾与清军激战中,壮烈牺牲,时年仅三十。冯云山在立教创会、兴师建国、立法定制等方面都为太平天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紫荆创业,组织拜上帝会,则是他最主要的一个贡献。下面仅就冯云山与拜上帝会的一些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1979年06期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 盛巽昌;
<正> 在近代上海史上,太平军攻打上海是足可大书一笔的。多少年来人们通称“太平军三打上海”。这三次时间,一般是指1860年8月、1862年1月和5月。根据当时中外官方与私家文字记载,我们认为太平军为要夺取上海,曾八次发起对它的进攻。现按进攻上海先后顺序,稍作叙述:1860年4月,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等部,攻破围攻天京经年的“江南大营”后,乘胜挥师东征。6月,陈玉成部靖东主将刘玱林攻占苏州。太平天国设苏福省于苏州,作为经略淞沪的基地。下旬,李秀成派所部大佐将认天安陆顺得、荷天安麦冬良率先遣队一千五百人扫荡长江三角洲。陆顺得等势如破竹,占领太仓、嘉定、青浦,虽一度在松江受挫,无锡船工出身的承天福樊玉田被俘,但松江府城仍为攻克。此时英国牧师戴着“友好”面具,从上海相继赶到苏州,企图阻止太平军攻打上海。李秀成一时为“洋兄弟”
1979年06期 48-5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陈碧笙;
开展有关台湾历史地理的研究,对于阐明古代大陆与台湾人民间的悠久、密切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研究》1978年第10期发表的周维衍同志《台湾历史地理中的几个问题》一文,在这方面作了可喜的开端。该文着重介绍了国内较少看到的明代台湾历史重要资料陈第《东番记》全文,并指出台湾一名是由“大员”转化而来,而“大员”可能起源于“土著番族的称谓”,这些都和今日通行的说法相一致。不过在关于台湾古代名称和若干地名的考订方面,还有不少难以同意之处,不揣浅陋,提出下面几点与作者商榷。
1979年06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陈碧笙;
开展有关台湾历史地理的研究,对于阐明古代大陆与台湾人民间的悠久、密切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研究》1978年第10期发表的周维衍同志《台湾历史地理中的几个问题》一文,在这方面作了可喜的开端。该文着重介绍了国内较少看到的明代台湾历史重要资料陈第《东番记》全文,并指出台湾一名是由“大员”转化而来,而“大员”可能起源于“土著番族的称谓”,这些都和今日通行的说法相一致。不过在关于台湾古代名称和若干地名的考订方面,还有不少难以同意之处,不揣浅陋,提出下面几点与作者商榷。
1979年06期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胡寄窗;
<正> 我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自三十年代提出来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西周奴隶论适应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罪恶需要,曾被奉为唯一正确的观点,逼得其他分期论者噤若寒蝉,给学术界造成的流毒不浅。作为学术讨论,不带其他的政治目的,任何古代史分期的主张,只要能自圆其说,都是值得欢迎的。可是当时有些人却蓄意颠倒黑白,曲解捏造,荒诞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试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当时西周奴隶论者喜欢辗转地
1979年06期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 胡寄窗;
<正> 我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自三十年代提出来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西周奴隶论适应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罪恶需要,曾被奉为唯一正确的观点,逼得其他分期论者噤若寒蝉,给学术界造成的流毒不浅。作为学术讨论,不带其他的政治目的,任何古代史分期的主张,只要能自圆其说,都是值得欢迎的。可是当时有些人却蓄意颠倒黑白,曲解捏造,荒诞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试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当时西周奴隶论者喜欢辗转地
1979年06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 简修炜;
在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新王朝初期的政策及其实践是让步还是反攻倒算,这是史学界长期争辩的两种观点。目前,让步政策论重新提出展开讨论,说明史学的又一禁区被冲破,百家争鸣的民主学术空气再现了。让步政策是历史和现实都存在的一种政治现象。主张有“让步政策”的观点,不仅肯定了农民战争的直接作用,同时也阐明了它的间接作用;不仅揭示了地主阶级政策的本质,同时也肯定了它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历史主义原则的。本文拟就明初政策为例,对“让步政策”产生的原因、作用和一些理论界线谈点粗浅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1979年06期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 简修炜;
在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新王朝初期的政策及其实践是让步还是反攻倒算,这是史学界长期争辩的两种观点。目前,让步政策论重新提出展开讨论,说明史学的又一禁区被冲破,百家争鸣的民主学术空气再现了。让步政策是历史和现实都存在的一种政治现象。主张有“让步政策”的观点,不仅肯定了农民战争的直接作用,同时也阐明了它的间接作用;不仅揭示了地主阶级政策的本质,同时也肯定了它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历史主义原则的。本文拟就明初政策为例,对“让步政策”产生的原因、作用和一些理论界线谈点粗浅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1979年06期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 王有为;
<正> 一九○六年七月至一九○八年十月,章太炎在日本主持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用笔和舌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进行着尖锐斗争,成为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总部的首席发言人。章太炎如同当时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而斗争的先进人物一样,由于阶级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他在革命斗争中也曾不断发生缺点和错误;有的错误预示着他日后必然脱离人民、趋向颓唐。但是,应该承认这一时期他活动的主要方面对中国革命是有益的。鲁迅也以为,章太炎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上还要大”。我们这里介绍的《亚洲和亲会约章》(以下简称《约章》),就是章太炎在这个时期留下的一项重要业绩。
1979年06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王有为;
<正> 一九○六年七月至一九○八年十月,章太炎在日本主持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用笔和舌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进行着尖锐斗争,成为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总部的首席发言人。章太炎如同当时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而斗争的先进人物一样,由于阶级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他在革命斗争中也曾不断发生缺点和错误;有的错误预示着他日后必然脱离人民、趋向颓唐。但是,应该承认这一时期他活动的主要方面对中国革命是有益的。鲁迅也以为,章太炎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上还要大”。我们这里介绍的《亚洲和亲会约章》(以下简称《约章》),就是章太炎在这个时期留下的一项重要业绩。
1979年06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刘学照;
<正>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皇俄国利用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处境,“阳请分界,阴图侵疆”,用武力割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中国领土,并在这个地区推行殖民掠夺以至灭绝原有居民的罪恶政策,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这方面,不仅有卷帙浩繁的中俄关系史料可资佐证,而且在有关的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反映。同治七年(1868)福州刊刻的《履绥堂诗稿》中收存的《赫哲烈妇歌序》,就是一首控诉沙俄侵华暴行、记咏赫哲族人民坚贞不屈抗俄事迹的反侵略史诗。全文如下:
1979年06期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刘学照;
<正>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皇俄国利用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处境,“阳请分界,阴图侵疆”,用武力割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中国领土,并在这个地区推行殖民掠夺以至灭绝原有居民的罪恶政策,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这方面,不仅有卷帙浩繁的中俄关系史料可资佐证,而且在有关的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反映。同治七年(1868)福州刊刻的《履绥堂诗稿》中收存的《赫哲烈妇歌序》,就是一首控诉沙俄侵华暴行、记咏赫哲族人民坚贞不屈抗俄事迹的反侵略史诗。全文如下:
1979年06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陈子展;
<正> 一杜甫与宋玉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这是盛唐伟大诗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时所作《咏怀古迹》五首之一,即咏怀归州(秭归)宋玉宅古迹的一首七律。杜诗别首所谓“宋玉归州宅,云通白帝城”是也。归州旧治,东五里有宋玉宅,相传为宋玉从学屈原时所居。宋玉宅古迹有多处,归州而外,安陆宜城也有,至传澧州也有,还有宋玉墓,想是误会的(详见光绪《湖南通志》《辨误》三)。据《水经注》,宜城是楚旧都鄢郢。宋玉鄢人,在宜城
1979年06期 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K] - 陈子展;
<正> 一杜甫与宋玉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这是盛唐伟大诗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时所作《咏怀古迹》五首之一,即咏怀归州(秭归)宋玉宅古迹的一首七律。杜诗别首所谓“宋玉归州宅,云通白帝城”是也。归州旧治,东五里有宋玉宅,相传为宋玉从学屈原时所居。宋玉宅古迹有多处,归州而外,安陆宜城也有,至传澧州也有,还有宋玉墓,想是误会的(详见光绪《湖南通志》《辨误》三)。据《水经注》,宜城是楚旧都鄢郢。宋玉鄢人,在宜城
1979年06期 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K] -
<正> 一、《学术月刊》自一九五七年一月创刊到一九六六年七月停刊,一共出了一百一十五期。在这期间,基本上贯彻了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对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探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理论问题,整理和研究祖国文化遗产,繁荣社会主义学术文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应该推倒林彪、“四人帮”强加在它名下的一切诬陷不实之词,恢复出版。
1979年06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正> 一、《学术月刊》自一九五七年一月创刊到一九六六年七月停刊,一共出了一百一十五期。在这期间,基本上贯彻了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对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探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理论问题,整理和研究祖国文化遗产,繁荣社会主义学术文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应该推倒林彪、“四人帮”强加在它名下的一切诬陷不实之词,恢复出版。
1979年06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本期数据